科研活动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举办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11-05浏览量:

为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推动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11月4日,我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成功举办了一场题为“从‘教书匠’到‘研究者’: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教研室资深教师伍冬云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学习与交流。

讲座伊始,伍冬云老师结合直击痛点,深入剖析了思政课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普遍面临的“时间之困”、“方向之惑”与“选题之难”。她指出,突破科研瓶颈的首要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思政课教师不应妄自菲薄,而应认识到自身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富矿”,拥有鲜活的一手案例、身处理论实践的结合部、直面国家社会的真问题,这些独特优势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坚实基础。

随后,伍老师系统性地阐述了提升科研能力的五大实践路径。她强调,要科学管理时间,化整为零,利用碎片化时间持续积累;要精准选题,从教学困惑、学生问题和社会热点中寻找切入点,做到“小题大做”;要掌握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更要依靠团队协作的力量,在交流互鉴中共同成长。伍老师结合自身从教学困惑中提炼出核心论文、将社会热点转化为省部级课题的生动案例,为在座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在现场互动环节,与会教师踊跃提问,就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具体问题与伍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气氛热烈。

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有效驱散了对于科研工作的畏难情绪,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今后将积极尝试将讲座中所学的策略与方法应用于实际,努力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华丽转身,以高水平的科研反哺高质量的教学,为打造更具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思政“金课”贡献力量。(文/戴丽君 图/杨菁菁 一审/夏天鹰 二审/沈琪美 三审/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