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励智楼135组织召开集体备课会。会议紧密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常规管理”两大工作,对近阶段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细致部署。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邓明丽主持,教研室全体成员参会。
会议首要环节是深入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精神。邓明丽主任强调:
一、统一思想,吃透标准:深刻领会“提升行动”精神实质。全体教师需深刻认识教育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和研读全国高校思政课“提升行动”听评课系统的教学评价标准,确保教学实践严格对标上级要求,从思想到行动上实现统一。
二、聚焦学情,提升实效:切实增强课堂吸引力与感染力。教学设计必须将“学情”置于中心位置。教师们应通过主动走下讲台、加强课堂观察、精心设计互动环节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抬头率”与“点头率”,从而全面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育人效果。
三、深化备课,精准施教:依托问题清单打磨教学设计。要精准回应学生关切、破解教学重难点。教研室要将此纳入每次集体备课的固定议程,并在此基础上反复锤炼和优化教学课件与教学设计。
四、规范常规,注重细节:严格落实教学基本要求。会议重申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即“五带”要求(带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学生花名册、校牌)。特别强调教案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体现教师的个性化设计,并确保其内容与课堂实际讲授高度吻合,做到“案课一致”。
在常规工作部署方面,会议对本学期课后辅导答疑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还就教学课件、教案的持续完善,以及线上题库、作业布置等教学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此外,会议预告了两项重要活动:“场馆里的思政课”视频拍摄与“三高四新”省情融入思政课教学竞赛,鼓励教师们提前准备,积极参赛。
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指向明确,不仅深化了教师们对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的理解,更细化了下阶段工作的具体路径与方法,为持续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图/文 杨芳 一审/夏天鹰 二审/沈琪美 三审/刘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