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打磨新生“开学第一课”,确保思政教育精准有力,9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励智楼教师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专题教学交流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颜福维出席并指导,教研室主任罗达主持会议,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本次研讨会以戴海燕老师主讲的2025级新生“第一课”为范例,展开深度复盘与交流。戴海燕老师从教学设计、内容组织、课堂互动等方面分享了成功经验。她通过将宏大时代主题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时事热点及校园先进事迹相结合,变抽象理论为生动故事,并创新性地引导学生主动上交手机,营造了专注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了新生的时代责任感与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显著。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这堂“新生第一课”既有情感的温度,又有学理的深度;既有巧妙的互动设计,又有鲜活的时代气息,真正实现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为“05后”大学生讲深、讲透、讲活了思政大道理。
教研室主任罗达在总结中,将该堂课的成功经验提炼为“准、活、实”三字,并引用知名学者王炳林观点,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做研究、抓重点、讲故事”,不断提升教学的学理性与艺术性。
最后,颜福维副院长作指导性总结讲话。她高度评价了教研室务实求新的教研风气,并指出“新生第一课”对学生大学生涯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她对全体思政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一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二要不断拓宽学术视野,三要始终饱含教育情怀,争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文/图 戴海燕 一审 沈琪美 二审 夏天鹰 三审 刘洪波)

